(资料图片)
多年以来,美国与欧洲可谓是“同气连枝”,完全归属于同一阵营。或许在外界看来,捆绑极深的美国与欧洲,已然是朋友了。可是,美国会有真心去对待朋友吗?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,做美国的朋友远比做美国的敌人要更加危险。此前,欧洲对此置若罔闻。如今,欧洲必然是深有体会。自拜登政府提出《通胀削减法案》之后,欧洲几乎感觉“天塌了”。尽管欧洲多国都表明了强烈的反对态度,但美国仍旧我行我素,丝毫不在意欧洲各国的感受。这样的朋友,欧洲还想要吗?
此前,拜登政府提出《通胀削减法案》时给出的理由非常简单,就是为了改善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化问题。按照《通胀削减法案》的规定,美国将拿出3700亿美元用于补贴电动车电池、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。简单来说,就是美国拿钱给企业,以此吸引企业留在美国境内。让欧洲没有想到的是,美国竟然会将制造业企业的目标瞄准欧洲。众所周知,欧洲的制造业闻名世界。与此同时,制造业也是欧洲大部分国家的命脉所在。美国提出《通胀削减法案》要求,想要获得补贴的企业必须在美国境内开设工厂。加之能源价格的影响,欧洲大多数制造业开始向美国搬迁。
美国的这招“釜底抽薪”,让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化得以改善,却让欧洲面临制造业集体“出逃”的困难局面。为了表达对《通胀削减法案》的反对,法国、德国领导人曾一起前往美国游说,但并未成功。近期,法、德两国经济部长再次为了取消《通胀削减法案》一事到访美国。不过,美国的态度依然没有任何的改变。
为了解决欧洲目前的困局,欧盟计划同样通过补贴挽救经济,并将该计划称之为“绿色补贴”计划。但在欧盟内部,因“绿色补贴”计划耗资巨大,并未完全达成一致。显而易见,美国如今就是“鸭子到嘴”,怎么可能松口呢?眼下,欧洲一需要美国的军事保护,二需要美国的能源支持,怎么可能与美国真正翻脸呢?对此,美国也十分清楚。无论法国与德国如何闹腾,最终都必然会向美国妥协。欧盟唯一能够做的,也只不过是及时止损而已。
部分消息参考来源:国防时报